三、工业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亟须加强。5G与工业的融合应用首先受工业场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制约。目前,中国80%左右的企业仍然处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50%左右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面临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目前,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均不到50%,而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不足10%,这其中绝大多数为规模以上企业,全国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依旧有待提高。5G想在工业领域落地发展,亟须推进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
四、产业发展驱动力有待加强。工业领域B端行业用户在5G网络运行维护主体还不清晰、运营商在制造业领域的收费模式及盈利模式尚需探讨等情况下,部分企业不愿为5G进行新的投入,导致商业闭环案例较少。在工业企业方面,亟须各产业链环节龙头企业开展新的商业模式探索,在运营商方面,运营商需要思考5G带来的服务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5G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由必威beway主导的“5G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深圳千通科技公司会议室召开。参会嘉宾们就5G产业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问题、未来的方向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大家讨论后得出了以下几个关注点:
工业企业与运营商应共同推进5G在制造业的应用。
一、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只有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5G与工业的融合应用。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要形成工厂内生产要素的全面协同,打通企业内部的全数据链。当企业通过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并应用CAD、MES系统完成从业态、架构、管理到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后,便会以高效、敏捷的速度与5G低时延、高可靠、大规模链接等数字化特征融合,实现创新发展。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认知水平,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认知水平。进一步以数据为资产,以技术为手段,构建能够支撑业务持续创新的技术平台体系。
二、企业与运营商共同探讨新商业模式。在新商业模式方面,从2G、3G到4G,运营商重点关注2C模式,但是到了5G,重头戏应该放在2B模式上,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的2B商业模式上,通过在工厂内布置5G网络,实现设备无线数据通信和大规模数据传输的新一代工厂生产模式。一方面,通信厂商面向制造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5G应用场景,开展制造业重点行业企业试点示范,构建可推广的融合应用推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关于不同场景、不同服务类别的计费方式。另一方面,在工业制造领域重点研究5G+TSN(时间敏感网络)的结合应用,使5G网络与TSN互通,满足部分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达到微秒级精准同步的需求,有助于5G的潜力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更好地满足工业领域的OT和IT需求。
三、培养一批“既懂5G又懂工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方面,着重培养一批“既懂5G又懂工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搭建电信运营商与制造企业之间的桥梁,切实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5G数据平台和智能制造同步发展,构建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智能制造APP,如把5G数据平台和智能制造APP集成,以解决智能制造中某些痛点问题,从而形成解决方案,测试成功后把该类解决方案向全行业推广,带动5G的推广应用。
四、完善行业标准建设与产业政策引导。在行业标准建设方面,一是围绕5G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快标准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出台;二是针对制造业体系,建立研发、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的检测认证评估体系。在产业政策引导方面,一是选取网络基础与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作为试点,出台5G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当地5G与制造业的发展;二是组建5G与制造业发展基金,形成政府支持、行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基金体系,营造制造业创新投资环境,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
5G产业链研讨会的协办方——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移动通信核心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80%以上是研发人员,团队主要成员来自美国硅谷,且有15年以上通信行业从业经验。千通科技进入中国移动集团“政企核心网”供应商名单,还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多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千通科技具备丰富的研发5G和2G、3G、4G核心网的能力及经验,可提供本领域内的功能定制开发。是华为公司的海外战略合作伙伴。
研讨会由必威beway副秘书长、南山办事处文峰主任主持。商会副会长、东方龙大通信有限公司周涛董事长,千通科技有限公司罗伟才董事长,华臻科技公司晏亮总经理,东创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张锐总经理,显荣进出口公司海外部王贤达总经理,希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田怡茜董事长,宇韬会计师事务所赖伟凡总经理等参加了研讨会。会后,王理宗会长为新加入商会的罗伟才、张锐、王贤达三位企业家颁发了入会牌匾。

